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考试题库 > 申论 >

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6)

绍兴中公教育 2022-03-10 11:30:21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绍兴中公教育温馨提醒您关注绍兴公务员考试题库·申论:【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6)】

毛泽东《实践论》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
结。”运用这个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运河名称的历史变化。

要求:

(1)对观点的理解正确,运用得当;

(2)分析深刻,逻辑清晰;

(3)字数不超过 350 字。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从典籍记载来看,早期运河多称沟或渠,如邗沟、灵渠等,天然河道则称水,如 黄河就被称为“河水”。尽管运河历史悠久,滥觞于灵渠、邗沟,甚或更早,但运河名称的产生以及“专称”的确定却是中古以后的事情。汉代“漕渠”名称出现,特指汉武帝于元光六年在关中开凿的西起长安、东通黄河的水利工程。《说文》曰:“漕,水转谷也。”即通过水路转运粮食。至隋唐时期,具有漕运功能的人工河多被称为漕渠,又因该时期“河”字已不再是黄河的专称,所以“漕河”一词也出现了,用来指称漕运河流。如唐杜佑《通典》记:“天宝二年,左常侍兼陕州刺史韦坚开漕河,自苑西引渭水, 因古渠至华阴入渭,引永丰仓及三门仓米以给京师,名曰‘广运潭’。”宋代“漕河” 名称被广泛使用,但同时“运河”一词开始出现,《四库全书》所列宋代文献中有 94 种使用了“运河”的名称。“大运河”的概念也首次在南宋江南运河段出现,据南宋《淳 祐临安志》载,“下塘河,南自天宗水门接盐桥运河,余杭水门,二水合于北郭税务司前,……一由东北上塘过东仓新桥入大运河,至长安闸入秀州,曰运河”。这里所说的大运河指的是江南运河。可见,这一时期,运河已然成为一个特有名词,指称某段人工河,但前须加地名指代。值得注意的是,从文献所记录的名称分布情况来看,“运河” 一词多出现在江淮和江南区域,包括龟山运河、扬楚运河、浙西运河等商业运输、贸易繁荣的河段。

元明清时期“运河”开始指称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元代已有“运河二千余里, 漕公私物货,为利甚大”的说法,但使用并不广泛,相反“运粮河”一词在北方区域多 用来指称漕运河流。明代正史文献虽亦称运河,但一些专书、地方志仍多用漕河之名。 《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中,都列“运河”专篇,指北至北京、南至杭州的运河,但两者又有不同。前者列运河篇,但称“漕河”,且将运河每一段河道都加上漕 字,使之有“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之别”;后者则直接称运河:“运河自京师历直沽、山东,下达扬子江口,南北二千余里,又自京口抵杭州,首尾八百余里,通谓之运河。”雍正四年官方正式设置北运河的管理机构后,多使用通惠河、 北运河、南运河和江南运河等说法。近世以来,民间则往往将其称为“京杭运河”或“大 运河”。2014 年运河申遗过程中,又将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 大运河”。

【参考答案】

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 运河认识的不断深化。

汉朝出现的“漕渠”与隋唐时期的“漕河”,都注重于利用水利工程、人工河,发 挥转运粮食的漕运功能。

宋代在保留漕运功能的同时,加强贸易交流,“运河”一词出现且多指江淮和江南 区域中贸易繁荣的河段。

元明清时期,“运河”开始指称南北贯通的京杭大运河,但由于区域差异,元代北 方区域多用“运粮河”指称漕运河流,明代则将运河每一段河道加上“漕”字单独称呼, 随着运河互联互通作用的发挥,清代称为“运河”,近世才逐渐形成“京杭运河”或“大运河”的称呼。

如今,运河作为中华民族象征载体,其整体性和延续性价值凸显,因此在申遗过程 中,隋唐、浙东两段运河与京杭运河合称为“中国大运河”。

更多绍兴公务员考试题库·申论请关注绍兴中公教育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