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言语理解与表达》(22)
1.“国学”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19 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古人从不称自己的学问为“国学”,而直称其为儒学、道学、理学、心学、佛学、玄学、子学等。“国学”概念出现之后,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
根据这段文字,“国学”的哪一方面不能确定?
A.诞生背景
B.具体所指
C.传播过程
D.概念来源
2.文艺复兴一般被视为一场源自14世纪意大利而后蔓延到整个欧洲的思想与艺术运动,而殖民主义则往往同 15 世纪末以来欧洲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以至对亚非拉地区的政治奴役、经济剥削、军事占领等历史发展相联系。过去,两者的研究相隔甚远,但最近有学者敏锐地把握到两者实有一种隐蔽的叠合关系。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
A.文艺复兴如何为殖民主义铺路
B.殖民主义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C.殖民主义对亚非拉地区的深远影响
D.文艺复兴如何引发欧洲思想艺术运动
3.军事战略空间融合化指的是战略空间不再仅限于军事或战时范畴,而是融合了一个国家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和所有时期。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战争和冲突只发生在世界局部地区。这就要求战略主体转变对战略空间的价值判断,把战略空间的安全目标和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冷战结束后,许多军事空间开始向军民融合空间的方向转变,形成一股潮流。历史上,各国十分重视边境线、公海、两极、太空等战略空间的军事控制权,而现在越来越关注的则是如何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的融合。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战略空间的概念已扩展至国家治理各个层面
B.军民融合是军事战略空间融合化的主要方向
C.时代主题的变化改变了军事战略空间的内涵
D.安全和发展是当前国际军事战略研究的主题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A 项,由“当时引进这样一个概念,是为了和西方学问相区别,是被逼出来的”可知,“诞生背景”可以确定,排除。B 项,由“作为一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可知,国学的“具体所指”无法确定,当选。C 项,由“19 世纪末,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等接受了日本的‘国学’概念,并将其引入中国”可知,“传播过程”可以确定,排除。D 项,由“‘国学’ 这个概念是从日本输入的”可知,“概念来源”可以确定,排除。故本题选 B。
2.【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与艺术运动,然后说明殖民主义同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相联系,最后指出最近有学者敏锐地把握到两者之间有一种隐蔽的叠合关系。重点关注文段尾句,尾句提出了一个新的现象,即学者最新的发现。根据行文逻辑,下文应围绕该现象展开进一步的论述,即介绍二者之间的叠合关系具体是怎样的。A 项,“文艺复兴如何为殖民主义铺路”体现了两者的叠合关系,与上文衔接恰当,当选。其余三项均只涉及“文艺复兴”或“殖民主义”一方面内容,未体现两者的叠合关系,排除 B、C、D。故本题选 A。
3.【答案】C。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军事战略空间融合化的含义;然后指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战略主体要转变对战略空间的价值判断,即把战略空间的安全目标和发展目标有机融合;最后通过“冷战结束后”“历史上……现在……” 的例子,再次说明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军事战略空间的内涵也在变化。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时代主题的变化影响军事战略空间的内涵。A 项对应文段第一句,非重点,排除。B 项对应“冷战结束后”的内容,为文段举例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C 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准确概括,当选。D 项论述的是当前国际军事战略研究的主题,而文段论述的是军事战略空间的内涵变化,该项与文段论述主题不符,排除。故本题选 C。
常见问题
- 浙江省考对学历学位有何具体要求?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考察时需要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吗?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公告中提到的“大专以上”、“两年以上经历”是否包括本数?
-
微信公众号:绍兴中公教育
(ID:sxoffcn1)
专注绍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