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之总分论点的确定
中公绍兴人事考试网·绍兴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醒您关注绍兴公务员考试申论阅读资料:【2020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之总分论点的确定】
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写作是考试重点,也是所有考生的一个难点问题。文章写作关键的就是要确定总分论点,从而为整篇文章写作打好基础。对于文章总论点的确立通常需要考生抓住题干和材料才能得出。今天中公教育在此帮助大家通过“题干点睛法”及“材料分析法”来找到总分论点。
题干点睛法:三个步骤:一、抓取题干关键词;二、分析关键词之间逻辑关系,通过以上两个步骤考生即可明确题干传递的信息。一般来说,通过题干点睛考生可以得到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题干点睛得总分论点,比如:
“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请从这句话引发的思考说开去,写一篇文章。
中国教育专家解析:本题分析对象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政策不仅仅是对公民意愿的满足,更是对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养”,其中关键词有四个:“好政策”、“公民意愿”、“理性”、“德行”;其中,“公民意愿”、“理性”、“德行”三个是递进关系,它们三个跟“好政策”构成了影响的关系,可以作为三个分论点。因此本题通过题干点睛可以得到总分论点:
总论点:好政策满足公民意愿,滋养公民理性和德性
分论点:好政策能够满足公民意愿
好政策能够滋养公民理性
好政策能够滋养公民德性
情况二、题干点睛得总论点,或主题,或角度,比如:
从“给定资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很多“习惯”发生了改变,创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请你以“习惯与创新”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中国教育专家解析:本题分析对象是“习惯与创新”,其中关键词有两个:“习惯”、“创新”;其中,两者是并列关系。通过这道题干,只能看出文章主题是“习惯与创新”,文章需要围绕两者关系进行立意,并不能获得其他有效信息。
情况三、题干点睛什么也得不到
以上三种情况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考生回归材料进行验证寻找,所以就需要运用到材料分析法。
材料分析法:四个核心内容
关键词:材料中出现的高频词、高档词
关键句:话题的前后句,领导人讲话及政策内容
关键段:话题的出处段,未出小题的段落材料
篇章整合法:整合每则材料内容,跟题干建立联系
通过材料分析法从而验证或寻找出本次考试的总论点,同时提炼出相应的分论点,分论点内容可以不同角度进行书写。
以上是目前在公务员考试过程中,较为科学有效的寻找总分论点方法。中公教育再次提醒考生,总分论点是书写作文的基础关键,大家一定要熟练应用!
有问题?→请加绍兴公考交流群1015835256
更多绍兴公考可以关注官方公众号(sxoffcn1),招考信息、备考资料、活动课程多多
绍兴中公教育预祝各位考生马到成功!
小编推荐>>>
常见问题
- 浙江省考对学历学位有何具体要求?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考察时需要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吗?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公告中提到的“大专以上”、“两年以上经历”是否包括本数?
-
微信公众号:绍兴中公教育
(ID:sxoffcn1)
专注绍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