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浙江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2.17)
教师资格考试交流群291098771
1.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旨属性的方法称为( )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2.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 )时期的表现。
A.婴儿期 B.幼儿期 C.青年期 D.少年期
3.“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反映教师劳动的( )
A.主体性 B.创造性 C.连续性 D.长期性
4.关于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
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
D.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阻力
5.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 )。
A.评价作用 B.激励作用 C.协调作用 D.主导作用
6.按构成因素划分,教学策略分为( )。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7.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判断题)
8.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活动的思维以抽象活动为主。(判断题)
9.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是一种分析教学技能的技术。(判断题)
10.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判断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2.【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题中描述的现象是人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青春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期)中的少年期的特征。少年期出现第二性征的变化,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少年期学生的心理主要特征是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似懂非懂,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子,开始有一种“成人感”,要求独立,这是少年心理独特现象。
3.【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主体性即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4.【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意志可以调控情绪情感;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阻力。
5.【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包括导向、激励、评价作用。
6.【答案】ABCD。
7.【答案】√。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因此二者发展不同步。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网!
推荐阅读
绍兴教师招聘:2016年市直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招聘17名公告
绍兴教师招聘:绍兴市教育局2016年市直学校文化课新教师招聘40名公告
绍兴教师招聘:绍兴市直高中学校2016年面向全国知名高校招聘新教师63名
绍兴教师招聘: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公开招考体育教练员3名公告
绍兴教师招聘:上虞区教体系统面向全国和省内高校招聘2016届优秀毕业生26名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没有认定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绍兴教师招聘考哪些科目?
- 绍兴教师招聘统考可以报2个岗位吗?
- 绍兴教师招聘统考报名有户籍限制吗?
- 教师资格证有什么学历要求?
- 教师资格认定一个人一年可以认定两个教师资格证吗?
-
微信公众号:绍兴中公教育
(ID:sxoffcn1)
专注绍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