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教师

首页 > 教师 > 阅读资料 >

2021绍兴教师招聘:“道德”的起源和教师职业道德

绍兴中公教育 2021-05-18 10:12:36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师职业道德一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下面就由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道德”的起源和教师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一、道德的由来

1.出处-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2.出处-荀子

荀子-《劝学》-提出“道德”一词。

原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译文:所以学习到了明礼的程度才停止,这就是道德的极致。

3.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也有规范规则、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二、道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其内涵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

其一,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二,道德的调节手段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

其三,道德的评价标准是善恶。

其四,道德既是一种社会规范,也是一种将个体观念、品质、修养、境界作为调节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规范的总和,道德是复杂的、具体的、多元的,但是,每个社会往往会形成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规范体系。道德表现在个人身上,则往往表现为道德观念、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

三、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

四、教师职业道德

在一般意义上讲,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以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社会、教师与集体等相互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以具体适用于教师职业活动的形式,体现出全社会对教师行为的基本道德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行为的规范、约束和指导主要是通过建立道德规范体系来实施的,从学科理论体系结构来看,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五、教师职业道德与道德的关系

(1)共同特征:

①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发展不同步;

②阶级性;

③历史继承性;

④道德现象的共含性:一是道德规范现象;二是道德意识现象;三是道德活动现象。

(2)区别:

二者产生的时间和发展情况不同,道德产生时间早,教师职业道德产生时间晚;

二者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道德更广。

(3)联系:

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在教师职业领域中的特殊表现;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价值来源和基础。

【练习题】“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出自于( )。

A.《劝学》 B.《道德经》 C.《学记》 D.《论语》

【答案】A。解析:“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出自于荀子的《劝学》,在此书中,荀子第一次提出了道德一词。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