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务员

首页 > 浙江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申论 >

2022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务新媒体,要“有”更要“优”

绍兴中公教育 2021-05-10 10:44:26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发布类账号2周内无更新,不分场景“卖惨”“卖萌”及过度“娱乐化”,发布与政府工作或本部门本行业无关信息,停止维护的账号未履行注销程序……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排查整治政务新媒体运营中存在的四种突出问题,助力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公考角度解读

[提出观点]

政务新媒体好坏,要以是否解决群众问题、增进工作实效为评判标准。

[综合分析]

互联网时代,政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从“两微一端”到实时分享,从音频平台到短视频领域,政务新媒体蓬勃发展,成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的重要阵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的“僵尸”“空壳”账号不在少数;自言自语,缺乏对公众关切的回应;胡言乱语,存在追星娱乐、推销商品等行为。这些现象不仅阻碍了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让政务服务水平大打折扣,损害了政府形象,加重基层负担。

政务新媒体开而不管、不务正业等现象表面上看是因为基层经费有限、专业人员不足,或账号管理缺位,缺乏审核机制。但深层次看,归根结底仍是错误政的绩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在作祟。

[参考对策]

融媒体时代,政府机关更要增强“网感”。政务新媒体发展,要畅通“供需”双方的连接。有平台不会用、用不好的现象,反映出政务工作人员跟不上互联网时代、没补齐能力短板的问题。例如,平台界面仍然“老旧式样”,回复群众不会用“网言网语”,对待网络声音简单“一堵了之”。这也说明,学习互联网思维、培养管网用网能力的重要性。要把好工作做到人心坎里,必须在信息发布、解读回应、办事服务等方面来一次水平大提升。

政务新媒体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必须要着眼于“公”,立足政务定位,确保准确权威,避免公器私用。另一方面,政务新媒体作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要着眼于“用”,不断强化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便捷实用的移动服务。背离了“公”,政务新媒体将会丧失公信力;偏离了“用”,政务新媒体势必徒有其表。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浙江公务员<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成功分享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考试题库

行测 申论 面试 心理测评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