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教师

首页 > 教师 > 考试题库 >

2021绍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3.17)

绍兴中公教育 2021-03-18 15:18:39 浙江中公教育在线咨询在线咨询
【精选试题】

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的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 ) 的兴起。

A.前制度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常规教育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1.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于( )年诞生于( )。

A.69年德意志魏玛邦

B.632年捷克

C.681年法国

D.1897年中国

2.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 )。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背景性知识

D.实践性知识

3.新任教师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这时其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

A.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B.任务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虚拟关注阶段

4.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推动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 )。

A.研究者

B.设计者

C.促进者

D.终身学习者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长期性和长效性

C.内隐性和间接性

D.延续性和广延性

6.小学三(1)班班主任李老师用了只比较别致的笔,不久,全班同学也用上了和李老师一样的笔,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A.向师性

B.可塑性

C.接受性

D.依赖性

7.教师的教育观包括(多项选择题)。

A.教师观

B.教学观

C.学生观

D.劳动观

8.对于学生的本质属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多项选择题)。

A.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B.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C.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D.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9.某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训斥和辱骂,这是一种变相体罚。(判断题)

10.管理学生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判断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最早的师范教育。世界上最早的独立师范教育机构产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天主教神父拉萨尔创立了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成为世界独立师范教育的开始。C项正确。A项:69年德意志魏玛邦公布学校法令规定父母必须送其6—2岁子女入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细斯的《大教学论》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ー门独立学科的开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1897年中国的盛宣怀创办南洋公学,是中国独立师范教育开始的标志。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C。

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一位数学教师不能正确解释圆周率的含义,说明他缺乏学科知识。A项正确。B:条件性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法等相关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肖景性知识指对于时代背景、生平背景知识的了解。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生存关注”阶段针对新手老师,特点是新手教师产生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C项正确。A项:“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特点是专业发展动力转移到专业发展自身,而不再受外部评价和职业升迁的制约,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任务关注”阶段,特点是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由只关注“生存”技能,转到更广泛的专业发展上来,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虚拟关注”阶段是指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特点是思考对合格老师的要求,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对教学理论及教师技能进行学习和训练,有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萌芽,不符合题意,排除。综上所述,本题选C。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新课改强调,教师要从单纯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C项正确。ABD选项:新课改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但与题干表述不符,排除。综上,选C。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本题重点区分BC项。B项,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时效性。教师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得到验证,教师的某些影响对学生终身都会发生作用。因此,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对其的体现,入选。C项,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干扰项。D项:教师劳动具有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的严格界限。排除。综上所述,B正确。

6.【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向师性在小学低年级比较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作用逐减退。题干中学生崇拜教师模仿教师用相同的笔正是向师性的体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B选项: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小学生身上所展现的各种特征都还处于变化中,特别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可塑性。C选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具有可接受性。D选项:由于小学生独立能力还不强,自制力还比较差,知识基础薄弱,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因此具有依赖性。综上,选A。

7.【答案】AB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教师理念。教师应具有的理念有:现代学生观、现代教师观、现代创新观、现代教学观。故本题选 ABC。D项:干扰选项,排除。综上,本题选ABC。

8.【答案】ABC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的本质属性包括: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是完整的人,有缺点,也有优点。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可见ABCD都属于学生的本质属性,故全选。综上,答案选ABCD。

9.【答案】√。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权利。体罚是直接的肉体打击。变相体罚是指以除直接的身体打击以外的其他形式来体罚学生。变相体罚同样会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心灵。包括罚抄、辱骂、罚钱等。该说法正确。

10.【答案】√。中公讲师解析:管理学生权这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因此本题正确。

 猜你喜欢

查看更多

 大家都在看

2021浙江公职类考试公告查询
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新资讯
2021浙江事业单位招聘公告
浙江地区银行招聘信息汇总
浙江教师招聘_资格证考试信息
中公题库APP
最近浙江国企招聘信息
最近浙江辅警考试信息
扫码咨询客服
扫码咨询

教师<

招考信息

报考指导

阅读资料

考试题库

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