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绍兴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及答案(02.18)
关于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B.实现全面发展教育
C.十分注重培养脑力劳动者
D.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视频解析】
【每日一练】
1.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
A.100%
B.120%
C.150%
D.200%
2.教师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的概念的本质特征,这运用了( )。
A.命题
B.符号
C.反例
D.正例
3.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
A.激发学生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4.学习“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属于( )。
A.表征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定义性知识学习
5.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 )。
A.内部言语
B.活动定向
C.有声的外部言语
D.无声的外部言语
6.认为心智技能的学习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安德森
C.桑代克
D.皮亚杰
7.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海因茨偷药会被警察抓起来,所以他不应该偷药。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8.在道德两难故事测验中,小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偷药被抓住的话要被惩罚。这表明小明可能处在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 )。
A.9岁之前
B.9-15岁
C.15-20岁
D.20岁以上
9.概念形成的几个阶段包括( 多选题 )。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认同阶段
10.在“高原现象”出现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会下降一些,没必要大惊小怪。( 判断题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过度学习又称为“过度识记”,是指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继续识记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2.【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符号学习,又称为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为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有关特征的例证。题干中用燕子、麻雀来说明鸟的本质特征是“前肢为翼、无齿有喙”,运用了正例。
3.【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因此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故本题选D。
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表征学习即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三类。命题学习强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体现了北京和中国的关系。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内部言语活动阶段。智力技能形成的第一阶段是活动的定向阶段(准备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使学生预先熟悉活动任务,了解活动对象,知道将做什么和怎么做,构建关于认知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完成对它们的定向。故本题选B。
6.【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国外关于心智技能的理论有加里培林、安德森等人的相关理论。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1)认知阶段,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以及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2)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一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化即程序化的过程。(3)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使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减小,且不易受到干扰。斯金纳为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试误说。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道德发展阶段理论。A、C、D三个人物均没有心智技能方面的相关理论。因此答案选择B。
7.【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科尔伯格的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认为不该偷药,说明其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8.【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小明处于9岁以下的前习俗水平的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
9.【答案】ABC。中公讲师解析:概念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抽象化。概念形成首先是要了解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因此必须对具体事物各种特征与属性进行抽象。如果某人缺乏这种抽象能力,概念便无法脱离具体事物本身,并也不能去概括其他同类具体事物。第二个阶段:类化。人对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及其特征进行归类。概念的掌握,除了要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或特征以外,还需将类似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类。在进行类化时,必须归类客观事物某些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而忽略事物之间非本质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性。第三个阶段:辨别。个体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辨是概念掌握的重要一步。辨别渗透在概念掌握全过程中,从发现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抽象化),到对这些属性或特征的认同(类化),然后过渡到对客观事物属性或特征之间差异的认识(辨别)。故本题选ABC。
10.【答案】√。中公讲师解析:高原现象:练习的进步是先快后慢的,到中期出现暂时停顿现象,即练习成绩保持一定的水平不再上升甚至呈下降的趋势。这属于正常现象,因此不必惊慌。
常见问题
- 教师资格没有认定不能参加教师招聘考试?
- 绍兴教师招聘考哪些科目?
- 绍兴教师招聘统考可以报2个岗位吗?
- 绍兴教师招聘统考报名有户籍限制吗?
- 教师资格证有什么学历要求?
- 教师资格认定一个人一年可以认定两个教师资格证吗?
-
微信公众号:绍兴中公教育
(ID:sxoffcn1)
专注绍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