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提出对策题评分标准剖析
不论是近些年国考题还是省考题,在申论做题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发现,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等题型见得越来越多,提出对策见得相对比较少,所以觉得是不是提出对策这个题型不重要,其实并不是,提出对策虽然直接考察比较少,但是其所对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渗透在其他题型考查,所以虽然考察频率少,但是也很重要,因此,究竟提出对策题该符合哪些要求,如何做会更好,接下来中公教育便介绍一下这个题型的评分标准。
(1)常规标准
对于提出对策来说,和归纳概括一样,“要点齐全”“表述准确”“条理清晰”仍然是需要遵循的要求和标准,要点齐全是说所有的要点要找全,题干和材料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都解决;表述准确是说材料中有对策的尽量用原词原句,需要自己概括,自己推导的要点也要表述准确;条理清晰是说要分条罗列,标注一二三。
(2)特殊标准
对于提出对策题来说也有这个题型所独有的标准,也就是要点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所谓的“有针对性”也就是写出来的要点、对策要切实能解决题干和材料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不能答非所问。
“可行性”也就是写出来的建议、对策要切实可行,确实能够实行。具体而言,第一,要符合“政治可行性”,即写出的对策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第二,符合“经济可行性”,也就是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不能任何事都加大资金投入,此外,对策还需要符合实际情况,如果是贫困村、贫困县便一般便很少说加大资金投入;第三,符合“技术可行性”,也就是提出来的对策当下的技术要能够实行;第四,符合“伦理可行性”,也就是对策、建议不能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第五,符合“法律可行性”,也就是不能违背国家法律。
“可操作性”指的是写出的对策建议要具体详实可操作,不能只是宏观愿景。比如要写“加大宣传”,如果只写这一句话那仍然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所以可以写成“主体+对象+方式+内容+效果”的形式,比如“交通部门、媒体等对全体群众,通过抖音、广告、海报、宣传手册、广播等方式,宣传闯红灯的危害,以让大家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提高意识,减少闯红灯现象。”
以上便是中公教育总结的提出对策题的评分标准,各位同学在做题时还需尽量符合标准和要求,才可能更准确理解题目,书写规范。
常见问题
- 浙江省考对学历学位有何具体要求?
- 具有较高学历人员报考学历要求较低的职位时,如何认定?
- 报考人员能否以辅修专业报考?
- 考察时需要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复审吗?
- 资格复审时须提供哪些材料?
- 公告中提到的“大专以上”、“两年以上经历”是否包括本数?
-
微信公众号:绍兴中公教育
(ID:sxoffcn1)
专注绍兴招聘资讯及备考学习资料推送
-




扫码咨询客服